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动态 > 信息技术课程应列入统考科目

信息技术课程应列入统考科目

2012年04月27日 10:37:39 来源:余江县第二中学 访问量:1367
信息技术课程应列入统考科目
 
 

  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为2012年的中国教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其全新的内涵显示出勃勃生机。新课程的实施,必将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开辟出崭新的未来之路。

  突出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若能做到生动、活泼、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从而乐于学习,则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内容过于生涩艰深,也不易引起学习兴趣,难以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国外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的,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见到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收集、分析、研究、判断、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新课程就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学科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新课程生活化的要旨。

  强调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实行课程的弹性化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和僵化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这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新课程强调了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的建设,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更能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规定科目设置的同时,新课程还提供了课程的自主选择,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新课程的实施,力求避免课程僵化、单一化和形式化,争取达到弹性化、多样化和有效化的目标。

编辑:周华亮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余江区第二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余江区第二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锦江镇东风街05306号
赣ICP备17015448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